【病例讨论】62岁男性,心肌梗死后出现两种罕见并发症,你遇到过吗?
62岁女性,既往高血压、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病史,因胸痛24小时以上入院。除窦性心动过速外,生命体征正常,有心包摩擦音。
62岁女性,既往高血压、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病史,因胸痛24小时以上入院。除窦性心动过速外,生命体征正常,有心包摩擦音。
虽然已是立秋节气,大地炎热的气温仍居高不下,而且空气中的“燥意”也更加明显。暑热加之秋燥的双重攻击,肾脏可能第一个承受不住。
5患者女性,17岁。既往体健,免疫功能正常。主因急性咯血 (50-75 mL)就诊。患者自述此次患病过程中无发热和寒战、无呼吸急促、无胸闷、无非意愿性体重下降和盗汗。无已知或疑似结核病患者接触史。
肾结石影响全球12%人口,50%患者十年内复发,且与高血压、慢性肾病等风险升高相关。草酸钙(CaOx)结石占80%以上病例,其核心机制是晶体与肾小管上皮细胞(TECs)的相互作用引发炎症、成骨转化及晶体滞留。然而,TECs在晶体刺激下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不明,亟
医脉通 肾结石 成骨 rxr bexarotene 2025-08-15 19:33 3
今年6月,北方某个地级市的县域医院,一位内科医生在交完班后被患者家属连捅两刀,伤及心包、肺、膈肌、胸腹,后被送入抢救室急救……笔者听闻此消息,震惊之余,第一反应是这个同行大概率是救不活了——首先被捅的位置太过重要;其次,本地的心外科能力偏弱。
听说某期刊审稿快,可自己投了两个月没动静,是被 “潜规则” 了吗?
剂量递增体外照射放疗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,并且具有出色的生化控制率。然而,放射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。放疗后的不良反应被认为与放射线对细胞的直接损伤、未照射细胞的旁观效应以及对放射线的免疫反应(包括炎症)有关。急性不良反应通常定义
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,负责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,同时调节血压和电解质平衡。然而,当肾脏功能受损时,这些平衡机制会受到影响,导致一系列并发症,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合并症。
EBV感染被认为与来源于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的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高度相关性,EBV编码的核抗原1(EBNA1)普遍表达于EBV相关肿瘤中。然而,EBNA1如何促进癌症的进展尚不清楚。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推荐居民每日盐摄入量应在5g以内。这是健康成年人的标准,有肾功能不全、水肿、高血压等症状的肾友,每日盐摄入量更需控制,建议在3-5g。
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,可引起心、脑、肾、眼等全身多个靶器官的损害,造成冠心病、脑卒中、心力衰竭、肾功能损害、眼底病变等严重并发症。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.7亿,平均每4个成年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。另据调查,我国成人糖尿
男孩,3岁,因“发热、咳嗽、呼吸困难1天”就诊于家庭医生,最初诊断为急性喉炎,给予口服地塞米松后症状未见改善。随后因呼吸窘迫、吞咽痛及吞咽困难转院,患儿既
患者于2020年4月11日因混合痔于外院行“齿状线上直肠黏膜套扎术”,术后腹泻,10余次/日,每次量少,为深褐色稀糊样,无黏液脓血,无里急后重、便失禁或排便困难。2020年4月20日进食半熟腌鸡蛋后发热,Tmax38.5℃,便次增多至20次/日,伴少量便血、里
在数字医疗飞速发展的今天,可穿戴设备正悄然改变着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方式。在高血压这一常见慢性病的管理中,可穿戴设备如何助力诊疗?在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(OCC 2025)期间,医脉通特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冯颖青教授进行专访,深入解析了可穿戴设备在高血压管理
患者为41岁女性,因出现尿色深、巩膜黄染、乏力、气短,随后出现急性右上腹疼痛伴背部放射于外院就诊。既往有胃食管反流病、肥胖、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、焦虑和抑郁病史;否认过量饮酒。
我的爷爷72岁,已经有十多年的糖尿病病史了,病情一直比较稳定。不久前,我给爷爷买了一双新鞋,穿了几天后,他的左脚背被磨破了皮,出现了个小伤口,我猜测这大概是鞋子不合脚引起的,让爷爷不要再穿了,或许过几天就会好了。
患者,36岁,女,因黄疸、腹痛及乏力入院。患者自述每日饮酒(每周70单位)。体格检查发现黄疸、肝脾肿大、体重指数高(BMI 30 kg/m²)以及双下肢明显水肿。
6月3日,浙江省卫生健康委、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印发《浙江省新时代大学生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赋能计划实施方案》,全面建强浙江新时代大学生乡村医生队伍,明确力争80%以上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具备中医服务能力。
获取医学最新进展需要读文献,优化临床决策需要查阅文献,写科研论文、病例报告等需要引用文献来支持论点……
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ASCO)年会于当地时间5月30日-6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。作为肿瘤学领域的国际盛会,ASCO年会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、临床专家与科研团队,共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、探讨创新疗法、展望未来趋势。